我们的“十四五”丨健全机制、实施行动、用好资源,毕节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毕节曾是贵州脱贫攻坚主战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有脱贫人口177.35万人、占全省23%,仍然是贵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主战场。10月22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贵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毕节专场)上获悉,毕节坚决扛牢政治责任,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以打脱贫攻坚战的劲头做好衔接工作。
新闻发布会现场
健全“三个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底线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累计消除3.24万户14.57万人监测对象返贫风险,动态实现应纳尽纳、应助尽助。健全“3+1”保障成果巩固机制,及时补齐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保障短板,实现问题动态清零。健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机制,深化“五个体系”建设,搬迁劳动力家庭动态实现“1户1人以上稳定就业”,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实施“五大行动”,稳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打造了一批国家级、省级特色示范村寨。实施党建引领示范行动,深入开展“强双基”,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2.07万人次,培养“领头雁”支书3313名,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614个。实施高效农业突破行动,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聚焦品种品质品牌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快推动农业“接二连三”,第一产业增加值从485.76亿元增加到566.44亿元。实施农村居民增收行动,抓住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16%。实施乡村治理融合行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乡风文明显著提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深入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行政村垃圾收运设施实现全覆盖。
用好“四类资源”,凝聚强大工作合力。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汇聚起各界各方助力毕节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用好统一战线帮扶资源,94个统一战线各级组织结对帮扶毕节73个乡镇。用好东西部协作资源,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152个,促进“黔货出山”,实现销售金额862.06亿元。用好中央定点帮扶资源,8个中央单位定点帮扶6个县区,落地项目134个,帮扶资金4467.13万元。用好社会帮扶资源,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联引720家企业联系帮扶734个村(社区),投入公益捐赠资金1.8亿元。
下一步,毕节将持续聚焦建设乡村振兴新典范,探索建立对农村低收入人口的统一监测、分类帮扶机制,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千方百计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全力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上做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