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胆固醇:解读血液中的“好坏分子”

大健康事业部 | 2025-05-15 16:21

在人体血液的 “胆固醇家族” 中,并非所有成员都心怀 “恶意”。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被称为 “血管清道夫”,它如同勤劳的搬运工,穿梭于各器官细胞之间,将多余的胆固醇转运至肝脏代谢或排泄,甚至能分解血管壁上沉积的 “坏胆固醇”,默默守护着心血管的畅通。而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则扮演着 “破坏者” 角色,它们不断将胆固醇输送到细胞,并在血管壁堆积,导致血管狭窄、硬化,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

人体胆固醇的来源遵循 “三七法则”:70%-80% 由肝脏自主合成,仅有 20%-30% 来自食物。这种精密的代谢机制如同智能调控系统,当体内合成量足够时,肠道会自动减少对膳食胆固醇的吸收,未被吸收的部分则随粪便排出。这也解释了为何有些人长期吃蛋黄却血脂正常 —— 健康的机体本就具备动态平衡能力,盲目拒绝鸡蛋反而可能导致优质蛋白与营养素的缺失。

膳食胆固醇对血脂的影响存在显著个体差异。遗传基因与代谢水平如同 “先天密码”,决定了不同人对胆固醇的耐受度。对于大多数健康人群而言,食物中的胆固醇并非血脂升高的主因,真正需要警惕的是高糖、高饱和脂肪的饮食习惯,以及久坐、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这些才是诱发代谢紊乱的 “隐形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