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州市两河街道:“红黑榜”激活乡村治理新动能,生活垃圾治理见实效

贵州广播电视台教育事业部 | 2025-09-06 16:12

 

深秋时节,走进盘州市两河街道,干净整洁的乡间道路、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分类规范的垃圾桶站映入眼帘,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这一切,离不开两河街道近年来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创新运用“红黑榜”评比机制所带来的显著变化。 

“红黑榜”晒出整洁户,比学赶超氛围浓。为深入贯彻盘州市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部署要求,两河街道以生活垃圾源头分类、长效保洁为突破口,在所辖各居委会全面推行“清洁示范户”评比及“红黑榜”公示制度,通过正面激励与反面督促相结合的方式,激发村民参与环境治理的内生动力,探索出一条富有地方特色的乡村环境治理新路径。

鄢官村村民朱大姐说:“自从有了这个‘红黑榜’,大家打扫卫生、收拾庭院的积极性明显高了,谁都不想落后,更不想上黑榜。”鄢官居委会村民朱大姐家因庭院整洁、垃圾分类规范,已连续多月被评为“清洁示范户”,上了红榜。

“红黑榜”评比制度由各居委会具体组织实施。每月,由挂居领导、居委会干部、网格员、党员代表等组成的评比小组,深入常住农户家中,依据详细的评比标准进行现场打分。内容涵盖庭院整洁、室内卫生、垃圾分类投放、公共区域维护等多个方面。得分80分以上的农户纳入“红榜”表扬,60分以下的则列入“黑榜”督促整改。

盘州引领,街道落实,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盘州市高度重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将其作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加强市级统筹和政策引领。两河街道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将市级要求与街道实际紧密结合,细化形成了以“红黑榜”为核心的评价激励体系。

村民从“旁观者”变为“主角”,共建共享美丽家园。街道层面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牵头,城市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不定期深入各居委会进行督查指导,确保评比不走过场、整改落到实处。同时,街道还将此项工作与“文明家庭”“美丽庭院”等创建活动相衔接,给予示范户更多的政策倾斜和发展机会,形成了有效的正向激励循环。

为了确保评比的公正性和导向性,各居委会在实施过程中特别注重方式方法。黑榜公示采用匿名形式,只点明网格和问题现象,如“某户生活垃圾未及时清理”,既指出了问题,又保护了农户隐私。对于年老或确有困难的农户,居委会则侧重于提供帮助和指导,而非简单评判。

长效机制初步形成,乡村颜值持续提升: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红黑榜”评比机制在两河街道取得了显著成效。村民的卫生习惯悄然改变,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准确投放率大幅提升,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现象明显减少,互学互比、互促互进的氛围日益浓厚。

近年来,随着“红黑榜”机制的深入推行,盘州市的人居环境正经历着由外及内的美丽蜕变,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一幅生态美、环境优、乡风好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变得越来越清晰。

撰供稿人:洪绍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