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救体重1.6公斤早产儿 上儿贵州医院这场先心微创手术填补省内技术空白

2025-07-02 15:31

       日前,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通过经皮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成功挽救一名重1.6公斤的早产儿,填补贵州省极低体重早产儿经导管主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TCPC)的技术空白,也创造了该类手术西南地区最低体重纪录。

  动脉导管是胎儿期连接主动脉和肺动脉的一条“生命通道”,出生后本应自然闭合。若未闭合,可能导致婴儿肺循环超负荷、心功能受影响、全身器官缺血,出现心力衰竭、肺出血甚至死亡。

躺在保温箱里的患儿

       此次接受手术的患儿体内未闭动脉导管内径将近4毫米,由于常规药物治疗对患儿效果不佳,上儿贵州医院诊疗团队决定对进行手术。

  相较于传统开胸结扎术需开胸、深麻醉、高感染风险,经皮介入封堵术凭借通过股静脉穿刺完成,伤口不到2毫米、术后恢复快的优势,成为治疗的最优选择。

  但因患儿极低的体重,细如发丝的血管,有限的手术操作空间,对医疗团队的技术、设备及麻醉管理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手术中

  为保证手术的成功实施,医院心脏中心团队联合新生儿科、麻醉科、超声科等多学科专家精准评估、仔细研讨,最终制定了手术方案。并请到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本部心内科主任高伟现场全程指导。

  手术现场,在超声引导下,介入团队将导管轻柔送入,封堵器被精准植入目标位置,患儿的生命的异常通道被成功“修复”,整个手术失血量不足1毫升。

  术后2小时,患儿的血氧饱和度稳定在95%以上,床旁心脏超声提示封堵器位置良好且无残余分流。

手术填补了贵州省先心微创治疗的空白

  “1.6公斤的早产儿PDA封堵术在国内也属高难度手术。”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心脏中心派驻专家王凯介绍,此次手术的意义不仅在于技术创新,更在于打破了地域医疗瓶颈,让危重症患儿无需出省,在“家门口”即可获得顶尖治疗。

通讯员:刘婷婷 陈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