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传承科技报国使命
2025年7月9日至7月24日,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指导下的“助力黔行”志愿服务队在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金银山街道和汉阳街道两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针对当地280余名困难家庭儿童开展2025年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活动。追忆先驱无私奉献的宝贵故事,学习现代核能技术的前沿发展:当青年大学生与小朋友们共同与“两弹一星”相遇,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情景演绎先辈事迹,实景感受珍贵精神
本次活动中,针对有关邓稼先等“两弹一星”先辈的精神宣讲部分,“助力黔行”团队的志愿者们深挖故事内涵,并根据宣讲对象的受教育水平选取经典片段改编成趣味舞台剧,组织小朋友们手工制作所需道具并一同表演,共同演绎那些曾辛勤耕耘、矢志报国的科学家们的动人故事。
志愿者说到钱学森艰难归国,同学们纷纷捏了一把汗;讲到郭永怀舍命保护文献材料时,班级里又陷入沉默的严肃中,大家眼含热泪致敬英雄。志愿者将同学们带去那片辽阔而苍茫的戈壁,在那里,科学家们用执着与奉献培育出科技之花。志愿者告诉孩子们,这些科学家绝不仅仅是书本上的名字,他们是活生生的榜样,是怀揣着炽热信念的爱国者,是民族记忆的璀璨星辰。
通过互动参与,孩子们不仅对先辈们的珍贵事迹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更在心中种下了梦想的种子。
课堂讲解核能原理,实验展示科技魅力
志愿者们还特别设计了核能原理知识课堂,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趣味实验,向孩子们展示了核能技术的奥秘。孩子们亲手操作实验,亲身体验科技的魅力:有的孩子用气球包裹小珠子模拟核能反应,这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志愿者还向孩子们普及了有关国家核技术和核运用的知识,介绍了民用核技术在公共安全和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以及核技术在助力碳中和事业的作用。通过志愿者条理清晰的讲述,孩子们能够了解到核技术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技成就之一,在国家各个领域的建设中的发挥着重要作用。志愿者结合具体事例,向孩子们强调了放射性核废水的组成成分和危害,提高了孩子们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
“两弹一星”精神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孩子们前行的道路。赫章县的孩子们在活动中不仅收获了知识,更坚定了报国的信念。幸福生活离不开先辈们的无私奉献,而科技报国同样需要新时代少年的努力。金银山街道和汉阳街道的孩子们,带着对科学的热爱和对先辈的敬仰,踏上了追梦的新征程。
通讯员:秦瑞琳 张子涵 谭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