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村
白果村桃山组(传统村落)位于新景乡北部,距新景乡14公里,距沿河土家族自治县83公里。白果村村庄规划总用地23.77公顷,北临洪渡镇汪家沟,南接姚溪村,西邻洪渡河,东靠乌江,与重庆龚滩古镇隔江相望。2001年"国际攀岩大赛"在此举行,该村寨被重庆龚滩古镇列为传统村寨旅游景点。整个村庄以通村路和通组路两侧为轴成组团分布,规划区村道总长约1600米。规划区分三个组团作为建设用地,其余大部分为一般耕地和林地。
该村寨人口有124户462人,主要靠打工和种地,经济作物有烤烟和辣椒,个别农户发展养殖业。该村寨耕地面积50.07公顷,林地面积有266.67公顷。整个村落建筑特色为传统风貌建筑,屋顶为坡屋顶,建筑结构多为木结构或砖木结构,由于建筑修建年代较久,建筑较破旧,整个村庄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规划和建设管理,整个村庄建筑较凌乱,风貌不统一。
一、风景名胜
白果树石林是由众多高大的石灰岩溶柱构成的。其形成主要是因为石灰岩受到力的挤压作用后,在垂直方向上产生了两组以上的裂隙,在平面上将岩石分割成了网格状。以后水和生物等沿着这些裂隙往下溶蚀,随着裂隙的加深加宽,一个个石柱逐渐分离出来,再经构造抬升,将石柱出露于地表,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石林。白果村的石林就是因为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形成干谷和石林。石林的形成是由地质、气候、水文等许多因素有利的结合,甚至是巧合的结果,缺少了任何一方面都不可能形成石林。
二、文物古迹
私塾位于村落北面,前有古树林,背部是村落建筑,呈四合院,距今已有上百年历史,堂屋大门有一块牌匾,依稀可以看到上面的文字。私塾是中国古代社会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作为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以儒家思想为中心,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