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哈村:万寿菊绽放“致富花” 成为群众增收“新引擎”
今年以来,兴义市白碗窑镇普哈村立足山区实际,通过“村企联动”发展万寿菊特色产业,让闲置土地变成“聚宝盆”,村民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增收,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时下,正值万寿菊盛花期与采摘期。走进白碗窑镇普哈村小箐组,山间田野的万寿菊竞相绽放,金黄的花海在微风中起伏,阵阵清香弥漫村落。田间地头,花农们小心翼翼地采摘着饱满的花朵,一张张笑脸在金色花海中格外灿烂。
“村里带着公司的人直接到地里培训,我们第一次就种了五六亩,是5月份种植的,现在正是大丰收的时候,每天都在地头采摘。现在第一批花马上采完了,明天就开始采第二批,一直可以采到10月底左右。花采好后直接拉去订购点,称了就直接得现钱,一亩地的收入预计在3500至4000元左右,今年预计能挣两万多块钱,明年打算种10亩以上。”白碗窑镇普哈村花农杨朝香望着自家地里盛放的万寿菊,难掩心中的喜悦。
普哈村地处山区,海拔、光照适宜,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合万寿菊生长。过去,村里以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经济效益不高。为改变这一现状,村“两委”多次到云南实地考察,最终决定引进万寿菊这一特色产业。
白碗窑镇普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陶伦柱介绍:“今年我们村种植的万寿菊有540多亩,涉及小箐组、新普哈组等12个村民小组,涉及农户126户,其中种50亩的有3户大户,种30亩的有4户。通过现在第一批万寿菊的采摘情况来看,我们到各农户家了解,群众的满意度都比较高,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万寿菊种植投入低、风险小、见效快。为让村民种得放心、卖得安心,普哈村还与罗平县旧屋基乡聚菊汇农业种植合作社签订了保底收购协议,给农户吃下“定心丸”。
“我原来是去打工的,年纪大了人家不要了。回来后听说村里发展万寿菊产业,觉得还可以,就想试一下,一亩土地只需要投入300元左右,管理也很简单。今年第一年就大丰收了,第一批现在卖了5000多元,能采6至8茬,我种的5亩大概能收入两万元。”白碗窑镇普哈村花农刘应富说道。
在普哈村万寿菊收购点,收购商正忙着给刚运来的万寿菊称重、登记。金黄的花朵堆成小山,运花的车辆络绎不绝。
普哈村万寿菊收购点现场负责人张陆武表示:“我们公司7月26日开始来白碗窑这里收购万寿菊,一天的收购量平均七八吨左右,到目前收购了80吨左右,预计总共要收七八百吨。采收的万寿菊经过发酵以后会运到厂里面加工。下一步,我们和村委会合作社合作把规模做起来后,公司准备来这边建厂,带动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
如今,金灿灿的万寿菊不仅扮靓了乡村,更成了群众增收的“新引擎”。下一步,村里计划扩大种植规模,打造集“订单农业、民族特色、田园风光”于一体的产业园,探索“赏花+采摘”的农旅融合新模式。
陶伦柱说:“今年万寿菊亩产应该都在3吨以上,每公斤按1.2元来收购,每亩收入在3500至3600元,总产值在200万元以内。我们签的订单是5年,从今年的情况来看,是种植成功的。明年我们计划给它做成综合性的产业园,以订单农业为基础,融合民族特色和田园风光,朝着可观、可赏、可增收的方向努力。通过今年的实践,明年村民自主种植万寿菊的面积将超1500亩。”
记者:韦堂敏 陆全江
初审:陈艳
复审:张玮
终审:韦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