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宵夜美食 拍古风大片 都匀城越夜越精彩
食客在南州国际品尝地摊火锅。
游客在都匀石板街旅拍。
都匀石板街夜景。
6月29日,华灯初上,始建于明代的黔南州都匀石板街在夜色中苏醒,青石板路被暖黄灯笼染成金色,烧烤架上的炭火噼啪作响,混合着辣椒的香气扑鼻而来,为这条百年古街注入鲜活的烟火气。
烧烤摊前围满了食客,摊主李显为正翻动吱吱冒油的牛肉串,铁网下的火苗蹿起,将食材烤得金黄焦脆,撒上折耳根和葱花,引得排队的游客直咽口水。长沙游客林宇航感叹道:“在古街上吃烧烤,还能租民族服饰打卡拍照,体验感拉满,下次我还要带朋友来。”
不远处的民族服饰租赁店里,店主莫景正帮游客挑选服装。“这套百褶裙配银冠最上镜,还有这款布依族蓝染长衫,非常适合拍古风大片。”说着,她手脚麻利地为客人系上刺绣腰带。石板街上,女孩们头戴银饰,裙摆摇曳,在古宅门前摆出优雅姿势。摄影师王师傅半跪着调整角度,“对,侧脸看向灯笼,保持住!”快门声此起彼伏,将古街的飞檐翘角、斑驳砖墙与艳丽的民族服饰定格成一幅幅唯美画面。
今年,都匀市将夜经济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强劲引擎,以“文化赋能”“潮流焕新”“创意融合”等创新举措为抓手,在保留市井烟火气的同时,激发城市发展新动能。
夜晚8点,都匀南州国际夜市灯火通明,人声鼎沸,这里是年轻人的深夜食堂与潮流聚集地。地摊火锅的热辣、咖啡的醇香、奶茶的甜蜜巧妙融合,碰撞出别具一格的夜生活体验。
“老板,加份毛肚,再来份贡菜!”在一家地摊火锅摊位前,老板刘浩正往铸铁锅中倒入自家腌制的糟辣椒。火苗舔舐锅底,瞬间激发出浓郁的酸辣香气。“我们贵州地摊火锅讲究的是现炒锅底,这个糟辣椒是用本地红辣椒发酵半个月制成的,酸辣开胃。”刘浩一边介绍,一边将提前熬制好的汤底倒入锅中,食客们迫不及待地涮起五花肉。
“我们这条街现在可是‘网红宵夜街’了!”一旁的烧烤店老板熊师傅自豪地介绍。在他店前,几套桌椅整齐摆放在划定的白线区域内,既满足露天用餐需求,又保持街道整洁有序。”
这种变化得益于都匀市创新的“规范外摆”管理模式。相关部门在充分调研后,在石板街、南州国际等地划定了统一的外摆区域,明确经营时段、卫生标准和“三不”原则(不越线、不扰民、不乱扔),实现烟火气与秩序美的平衡。
与此同时,西山大桥上也是人来人往、热闹不减。24项非遗技艺、16家商户的入驻,让这里成为一个集展示、体验、销售于一体的非遗空间,展示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碰撞。“粤靓盛装”民族服饰店主刘巧月忙得不可开交:“随着贵州旅游升温,店里的订单量增长迅速,民族服饰供不应求,特别是改良版的日常民族风服饰最受欢迎。”这家以制作苗族、水族传统服饰为主的手工店铺,最近,一周的订单量比平时增长了近3倍。
夜渐深,都匀的灯火依旧璀璨。从石板街的文化沉浸,到南州国际的潮流焕新,再到非遗集市的创意融合,这座城市正以独特方式激活夜经济,演绎着传统与现代共生、文化与商业共荣的精彩篇章。正如游客张雨桐所说:“现在的都匀,越夜越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