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风起正清明 | 爱尔眼科致敬生命接力的奉献者
为致敬以生命接力续写人间大爱的人体器官捐献者,缅怀以光明馈赠镌刻永恒星河的角膜捐献者。4月2日,由贵阳市红十字会、贵阳市红十字会三献志愿服务队、贵阳市红十字会遗爱人间志愿服务队主办、爱尔眼科医院·红十字爱尔眼库、贵阳市红十字会角膜捐献接收中心、贵州医科大学、贵阳宝福山陵园共同发起“镌刻星空二十载 情满人间爱永存”2025乙巳年清明祭暨贵阳市遗体(角膜)、人体器官捐献纪念碑落成20周年纪念活动在贵阳宝福山陵园举行。
礼敬生命,缅怀捐献者
在贵阳市宝福山器官(角膜)、遗体捐献志愿者纪念碑前,祭祀所有给了他人第二次光明、给了他人第二次生命,同时也为医学研究做出贡献的已逝的器官(角膜)、遗体捐献志愿者。活动参与者神情肃穆,敬献鲜花,深深鞠躬。纪念碑上,一个个捐献者的名字熠熠生辉。而每个名字背后,都有一个悲伤却温暖的故事。
“角膜捐献者用他们的大爱之举,为他人带来了希望之光,也让自己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参与缅怀活动的贵州爱尔眼科医院CEO何志亮说。
活动期间,经贵阳市红十字会批准通过并为贵州爱尔眼科医院发放红十字会团体会员证书和标牌。为表彰和激励在遗体(角膜)、人体器官捐献及红十字“三献”志愿服务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单位颁授证书和纪念品,特授予贵阳爱尔眼科医院·红十字爱尔眼库优秀志愿组织荣誉称号。
为改善贵州省角膜盲症人群角膜难的问题,2018年6月6日,值全国第二十三届爱眼日之际,贵州省红十字爱尔眼库正式成立。作为爱尔眼科集团全国九大眼库之一,该眼库的建立有效缓解了贵州省角膜盲症患者角膜供体匮乏的困境。
同年10月13日,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号召,"你是我的眼"角膜移植西部行公益项目在贵阳启动。该项目依托爱尔眼库的专业平台,通过建立完善的角膜捐献、保存和分配机制,为贵州省及周边地区的角膜盲症患者搭建起复明通道。
作为贵阳市红十字会指定的角膜捐献接收中心,爱尔眼库建立了规范化的角膜接收流程。专业团队以严谨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例角膜捐献,确保角膜组织的及时获取、专业保存和合理分配,造福更多的患者。
角膜捐献,以爱之名传递希望
据统计,中国共有角膜盲患者约400万人,其中每年新增角膜盲症患者约10万人,在这些患者当中,绝大多数人可以通过角膜移植重见光明。
“相对于其他器官移植而言,眼角膜移植成功率是最高的,大概90%左右。”爱尔眼科医院·红十字爱尔眼库周建盛主任介绍说,因为角膜是透明无血管的组织,所以它手术后排斥反应发生率最低,排斥反应是导致器官或者组织移植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有角膜病的患者大部分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
然而,我国每年接受角膜移植手术的患者则不足万人。角膜供体的匮乏是一个重要原因,很多人往往因为等不到角膜材料而只能在黑暗中生活。
贵州、贵阳爱尔眼科医院党支部同时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本次清明祭活动,感党恩,弘扬公益大爱精神,彰显党员的担当精神。悟初心,牢记医务人员的使命,使所有人都享有眼健康的权利。
“作为一名在眼科医院工作的工作人员,深知角膜捐献事业发展困难重重,希望能通过缅怀活动,呼吁更多的人了解角膜捐献,参与到这份奉献爱心、延续生命的崇高事业,让更多在黑暗和绝望中的患者重获新生、重见光明。”贵州爱尔眼科医院党支部书记王海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