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西河镇:以两清两改两治理为牵引,从环境蝶变彰显乡村治理新活力

贵州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 | 2025-07-28 09:39

“你看这院坝,以前柴草堆得乱七八糟,下不去脚,现在收拾得干干净净,坐在这儿乘凉都舒服。”湄潭县西河镇西坪村村民赵权莲指着自家焕然一新的庭院,笑得合不拢嘴。这抹发自内心的笑容,正是西河镇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结出的甜蜜果实。从环境整洁到民生改善,从生态优化到乡风文明,一场由内而外的乡村变革正在铺展开来。

“刚开始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的时候,有些群众不理解,觉得自家院子堆点东西不碍事。”西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开胜说,面对群众的疑虑,村里没有“一刀切”,而是让党员干部先从自家房前屋后开始干起:柴草堆码成整齐的“长方块”,旧坛子种上多肉变成景观,残垣断壁改造成“乡愁角”。

“看到别人家收拾得那么清爽,大家眼热了,都主动参与进来。”赵权莲说,有样学样,村民们有的用竹篱笆围起柴火区,有的把旧木板改成农具架,有的把污水沟清理、冲洗干净,甚至还琢磨出“新创意”——用破瓦罐种上鲜花,在院前也种瓜点豆,把墙角变成了“微景观”。如今的西坪村,从“清”出空间到“改”出品质,从“治”出长效到“美”出内涵,昔日的“脏乱差”变成了“洁净美”。

“村里的公益事务,不能置身事外,每家、每个人都应该参与进去。”西河镇下坝村村民陈守会的话道出了许多群众的心声。陈守会和广大村民不仅主动清理自家院坝的杂物,还跟着村干部一起清扫乡间马路、整理公共区域。“看着村里一天天变美,心里越来越舒坦。”陈守会说。

这种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从“看着干部干”到“咱们一起上”的转变,正是西河镇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的关键。镇里通过“党员带头+群众接力”“红榜示范+互评互助”等方式,让村民从旁观者变成了主力军。“现在大伙儿不仅主动收拾自家院子,还会互相提醒‘柴草别乱堆’‘垃圾要分类’‘污水不乱倒’,有这股齐心劲儿,哪里还有整不好的。”刘开胜说。

“两清两改两治理”不仅改变了乡村的外在面貌,更激发了群众共建家园的热情。今年以来,西河镇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和“一行动”,努力实现“生态美、环境优、产业兴、百姓富、人心齐、民风淳”目标。截至目前,全镇共召开群众会70余场,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30余次,发动群众参与村庄清洁行动1302人次,清理乱堆乱放335处、残垣断壁30余处,改厕改圈41户,新增垃圾箱7个。

“西河镇将持续深化‘两清两改两治理’‘一行动成果,以示范带动效应在全镇范围内持续推广,促进农旅融合发展,让生态颜值转化为经济价值,让‘一时美变‘持久美、‘局部美成‘全域美,形成‘院头、后头、灶头、厅头全域看的和谐舒适环境,努力打造生态宜居的‘四在农家·和美乡村样板。”西河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李帅表示。

来源:湄潭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