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十四五”丨2024年毕节地区生产总值2457.59亿元,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扎实成效

2025-10-22 11:34

10月22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贵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毕节专场)上获悉,“十四五”以来,毕节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聚焦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目标,紧紧围绕“三大主题”和“两区一典范一基地”战略定位,按照“年年有突破、5年上台阶”和“四个做示范”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扎实成效。

新闻发布会现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毕节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8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为毕节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关怀下,国务院批复同意《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13个中央单位出台差别化支持政策。省委、省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毕节,为全市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示范区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2076.29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2457.59亿元,年均增长4.1%,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县域经济增量提质,6个县(市)超200亿元。

“四化”建设取得新突破。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年均供应电煤3394.7万吨、发电546亿千瓦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从6.4%提升至8.6%,工业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3.7%、3.6%,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42%提升到45.72%。实施以“四改”为重点的城市更新行动,持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城市面貌持续改善。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肉牛年出栏34万头、占全省21%,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规模36.9万亩、占全省73%,食用菌、马铃薯、核桃、中药材、家禽等特色产业规模居全省前列,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2%,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旅游产业化加快推进,织金洞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毕节进入“双5A”时代;全市年接待游客达8800万人次,旅游总花费超900亿元。以旅游为牵引带动服务业提质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50.6%。

生态保护取得新突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深入实施两江上游生态保护修复等重大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415.51万亩、石漠化治理100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3552.85平方公里,筑牢了生态安全屏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城市(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8.46%,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大力推进绿色转型,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8户、省级绿色制造单位29个,产业“含绿量”“含金量”稳步提升。

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持续推进改革创新,深化国资国企、要素资源配置等重点领域改革,谋划推动重大改革事项157个,有效激发发展动力活力。持续优化发展环境,打造了“贵人服务·毕须办”品牌,一般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政务服务事项“一窗通办”率达100%,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压缩65.59%,成功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持续扩大开放水平,获批国家(复合型)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入选全国首批城郊大仓基地建设试点城市,开放合作不断向深层次迈进。

民生保障取得新突破。坚持就业是最大民生,建成“‘毕就业’信息平台”,城镇新增就业34.3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0.48万人,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新增教育学位16.5万个、床位7.9万个,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人口素质不断提高。推进健康毕节建设,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获批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5.39岁,卫生健康水平持续改善。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入选西部地区体教融合足球青训体系建设试点、全国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高水平综合改革试验区。全面落实社会保障各项政策,关心关爱特殊困难群体,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下一步,毕节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定不移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加快建设百姓富生态美活力强的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作出毕节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