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农业农村法律法规人工智能大模型——“农法千问1.0”正式发布
5月17日,由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与浙大城市学院联合研发的全国首个农业农村法律法规政策人工智能大模型——“农法千问1.0”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发布。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浙大城市学院副校长斯荣喜等领导及双方团队代表出席发布活动,共同见证这一智慧农法领域的标志性成果。
图为“农法千问1.0”正式发布现场
“农法千问”大模型是我国首个以农业农村法律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人工智能大模型。该模型从2023年谋划,经过近两年的研发成型。囊括了100万条农业农村法律法规、近100万个涉农司法判例、1000余份现行有效的农业农村政策文件。依托这些大数据,构建起一个面向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行政执法人员等群体的法律政策智能服务平台。
图为主办方嘉宾介绍“农法千问1.0”产生经过
据悉,“农法千问1.0”版有五大优势。一是“更精准”的法律问答。依托DeepSeek、阿里通义千问等系统,构建了具有强大的意图识别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农法政策工具,用户只需用自然语言轻松提问,就能获得更全面、更精准的解答。二是“更便捷”的免费检索。作为一款完全免费的检索工具,它支持关键词、案例等多模态检索,助力用户快速找到所需的法律政策信息,节省宝贵时间。三是“更智能”的用户体验。深度融合大语言模型和AI技术,集智能问答、数据检索、法律咨询等功能于一体,为用户带来一站式、全流程的法律服务,满足多样化需求。四是“更有效”的矛盾预警。考虑到农业农村领域法律纠纷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它具备强大的矛盾识别和纠纷预警功能,能够敏锐捕捉潜在风险,帮助农民朋友识别合同陷阱,预防法律纠纷。五是“更高效”的普法宣传。通过智能问答、生动的案例分析等形式,能将晦涩难懂的法律法规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法律知识走进千家万户,有效提升公众的法律意识,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图为“农法千问1.0”大模型介绍
作为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与浙大城市学院共建数字乡村研究中心的首个重磅成果,“农法千问1.0”深度融合农业农村法律政策数据库与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技术,形成覆盖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全链条的知识底座,致力于通过知识储备的不断扩充、人机交互的不断优化、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为持续加强农业农村领域法治政府建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