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县往洞镇:实干担当破难题,学习教育成果答民卷
在深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从江县往洞镇面对因企业撤资导致的高传村蔬菜基地234.52亩土地长期闲置、流转费用悬而未决的困境,以“新官必须理旧账”的强烈担当,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攻坚克难的锐利武器,通过系统施策精准发力,成功盘活沉睡资源,为基层治理现代化书写了生动注脚。
思想破冰,扛起“理旧账”责任担当。面对土地撂荒与群众诉求的尖锐矛盾,镇党委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作为检验作风建设成效的试金石。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大讨论,坚决破除“新官不理旧账”的思维定势。镇党委书记在党委会上反复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再难的账也要算清楚!”《往洞镇高传村蔬菜基地土地整治实施方案》应运而生,彰显了破局决心。
系统攻坚,“四维联动”疏通治理堵点。精准把脉,组建党委书记牵头的专项组,对全镇25件历史遗留问题“一案一策”管理。在高传村,深入田间地头绘制现状图、梳理合同纠纷、建立诉求清单,摸清问题症结。专班突进,成立镇长任班长的土地整治工作组,创新“三步工作法”,即法律顾问厘清权责;鼓楼会、院坝会民主协商补偿方案;村民代表全程监督确保阳光操作。科学决策,将高传坝区地块分类处置。长效护航,建立干部离任交接清单制度,特别是历史遗留问题必须清晰交接,杜绝问题“击鼓传花”,筑牢制度堤坝。
荒地生金,“民生答卷”写满获得感。三个月集中攻坚,昔日撂荒地蝶变为“聚宝盆”,交出亮眼成绩单。产业重生,一坝110亩成功引进桂林明义农业建设智慧蔬菜大棚,辣椒、西红柿等时令蔬菜抢“鲜”上市,激活了土地价值,带动了村民家门口就业。民享实惠,二坝74.5亩涉及43户、寨门边13亩涉及18户的土地,依据原有比例精准划分到户,农户重获土地耕种权,预计每亩年增收至少1500元,饭碗端得更稳。此前已协调退回农户土地37.02亩。民心所向,坚持“开门办实事、现场解难题”,让“田的事情在田里解决”。村民丁邦顺激动道:“荒了多年的地终于回来了,党委政府帮我们端稳了饭碗!”村民丁家寿感慨:“干部和我们蹲在地上画图分地,这心啊,一下就踏实了。”
往洞镇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直面历史积弊,用“抽丝剥茧解难题”的匠心精准施策,践行“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初心,在“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躬行实干中,成功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破解复杂难题、增进民生福祉的生动实践,为历史遗留问题的化解提供了可借鉴的基层治理样本。
(通讯员:张福容 王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