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十四五”丨毕节紧抓项目建设,全力推动重大产业、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

2025-10-22 11:35

10月22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贵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毕节专场)上获悉,近年来,毕节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全力推动重大产业、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

新闻发布会现场

紧盯要素保障抓项目。全面落实领导领衔推动服务项目机制,市县协同联动,全力保障各项要素条件。“十四五”以来,争取到各类资金234.68亿元,支持665个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充分发挥市级重大项目用地要素保障联席会议作用,有效保障了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等重大项目建设用地。

紧盯落地开工抓项目。扎实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前期工作,推动项目落地开工。G326大方九驿至七星关鸭池公路工程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实现开工建设。玉龙水库、夹岩大型灌区工程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年内将落地开工,为全市经济发展持续增添活力。

紧盯建成投运抓项目。聚焦项目建设中的难点和堵点,加大服务力度,抓项目建设进度,推动项目如期建成。织金摩天冲250万吨/年采选工程、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等投入运营。夹岩水库实现向主城区供水,建成骨干水源工程45个。镇雄至赫章、纳雍至晴隆等6条高速公路实现全线通车运营,威宁草海机场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正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十五五”时期,毕节将继续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的主要抓手,持续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合理扩大有效投资。

坚持谋项目抓落地。立足资源禀赋、比较优势,聚焦新型综合能源、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资源精深加工、以纺织服装为主的轻工产业、食品药品加工、烟酒等传统制造业“六大”产业,聚焦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短板领域,深入梳理谋划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并推动落地实施。

坚持强服务抓建设。深入落实“5+3”工作机制,统筹解决审批、用地、融资等问题。优化“并联审批+容缺受理”流程,探索建立“重大项目用地指标池”,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建设。按照“在建、拟建、储备、后备”分级管理,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推动重大工程项目有序建设。

坚持扩投资抓产业。聚焦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目标,坚定不移大抓产业、主攻工业,锚定“富矿精开”延链补链,推动产业领域投资持续释放。“十五五”期间综合能源投资300亿元以上、磷煤化工投资500亿元以上,产业投资占比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