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贵州】百里杜鹃管理区附源村
当暮春的风掠过黔西北高原,毕节市百里杜鹃景区的千峰万壑便化作一片沸腾的花海,仿佛天上虹霓坠入人间。但这片土地的动人之处,不只在于自然的馈赠,还在于23个民族在此繁衍生息,汉、彝、苗、白、满、布依等多元文化如花瓣层层绽放,绘制出“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俗”的斑斓画卷。
距百里杜鹃金坡景区东南的8公里外,藏着一座浸润满族文化的诗意村落——“贵州满族第一村”附源村。百里杜鹃管理区金坡乡附源村,因附廓水库得名,如同被杜鹃花海托举的翡翠,在海拔 1800 米的云山间静静绽放着独特的民族风情。
图片来源:贵州图片库(李华 摄)
走进附源村,首先被红瓦坡屋顶与四角飞檐构成的建筑群所吸引。这些融合了满族 “口袋房” 与贵州山地建筑特色的民居,在翠竹掩映下显得庄重而灵动。木质花格门窗上雕刻的蝙蝠与蝴蝶纹样,是满族 “福” 文化的具象化表达。村支书宋羽飞介绍,村中现存的清代民居 “宋氏老宅”,其脊檐压格造型与室内火炕结构,完整保留了东北满族迁居西南后的建筑智慧。
作为满族人口占比近八成的特色村寨,附源村以独特民俗文化延续民族记忆。每年农历十月十三的“颁金节”,村民们会穿上旗袍马褂,跳起 “笊篱姑姑舞”,用萨其玛、酸汤鱼等特色美食宴请八方来客。村中设立的民俗陈列室珍藏着祖辈的服饰、农具与武器,400年古柏静守村口,见证着这里走出9位秀才、3位举人的尚学传统。近年来,村庄通过“特色民居改造计划”强化民族元素,青瓦红檐间增设满文装饰,让传统文化在建筑肌理中焕发新生。
近年来,附源村通过 “党建 + 文旅” 模式,将传统民居改造为民宿集群,开发出“杜鹃人家”特色旅游品牌。“2024年,我们接待了3500余人次,客源主要来自四川、重庆等地。”宋羽飞告诉记者,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体系下,村民们自发成立旅游合作社,推出满族文化体验、生态垂钓、徒步越野等特色项目。如今,已获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国家森林乡村”。
【贵州杜鹃花赏花攻略】
贵州杜鹃花遍布各地,风姿各异,魅力非凡。3 至 5 月,毕节百里杜鹃景区坐拥广袤原始杜鹃林带,40余种杜鹃争奇斗艳,织就地球彩带,是世界最大天然花园。3 至 4 月,丹寨龙泉山的上万亩野生杜鹃花从山腰蔓延至山顶,站在山顶,花海与县城尽收眼底,美不胜收。4 月前后,梵净山的 28 种杜鹃在索道、木栈道等沿线悄然绽放,为这座佛教名山添一抹艳丽。每年清明节前后,盘州市乌蒙大草原上 4 万亩高原矮杜鹃随海拔高低依次盛开,与辽阔草原相映成趣。
【百里杜鹃游览路线】
从贵阳出发沿贵黔高速至百里杜鹃收费站(约2小时车程),首日建议游览金坡景区,晨雾中的“索玛花桥”与暮色里的“万花楼”最宜拍摄。次日前往普底景区,沿木质栈道穿行原生杜鹃林,顺访彝族村寨米底河。返程时可绕行附源村(距金坡景区约8公里),沿附廓水库漫步感受满族风情,品尝村民自制的萨其玛与珍珠奶茶。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