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征丨书香里的长征路,花茂村的信仰接力
群山环抱,白墙黛瓦,今日的花茂村恬静如画。可当你轻声念出它从前的名字——“花苗田”,历史的烽烟便扑面而来。 这个深藏在红军长征电文与将领日记中的地名(7封红军电文、11次提及!),曾是红军将士跋涉休整的重要坐标。枪炮声虽已远去,从“花苗田”到“花茂村”,变的是名字,不变的是浸透在这片土地里的红色基因,它如赤水河般奔流不息,浸润着村庄的每寸肌理。
近日,在这片承载着光荣记忆的土地上,花茂村的农家书屋里,油茶香混着书香,一场“长征阅读漂流”活动在此启航。返乡大学生、村干部、乡亲们围坐一起,以书为舟,重溯那条用信仰铺就、也曾途经他们家园的漫漫长路。
指尖划过《长征的故事》书页,“半条棉被”的暖流在空气中萦绕。分享者动情地说:“守住乡亲们的笑脸,守住花茂的乡愁,就是我们这代人的‘长征’!”
最动人的共鸣,深藏于乡土血脉之中。分享会上,众人齐声诵读那段令所有花茂人自豪的史实——“在红军电文中,有7封11处提到‘花苗田’; 国民党军事电文中,有2封3处提到‘花苗田’。红五军团参谋长陈伯钧的日记有2则、中革军委第三局政委伍云甫的日记有2则3处……都记载了花苗田(即今日之花茂村)。”
“花苗田”三个字在琅琅书声中铿锵有力地复活。这不再只是史册上的墨迹,它是红军战士确确实实踏过的、属于我们祖辈的田埂,是今日花茂人脚下滚烫的、承载着光荣的故土。历史从未走远,它就镌刻在村庄的名字变迁里,生长在这片土地最深处的血脉之中。
从烽火连天的“花苗田”到欣欣向荣的“花茂村”,变的是名字与时代,不变的是那腔赓续传承的热血。 村中农家书屋的灯火长明,如同当年红军在此点燃的希望星火,当长征史书在村民手中漂流传递,当红军故事在年轻一代心中扎根,这条用信念照亮、曾穿过“花苗田”、如今延伸在“花茂村”的道路,必将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无限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