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奇迹间的贵州巨变 | 《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上海摄制组专访

文旅综艺节目部 | 2023-09-27 08:27

大型系列纪录片《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昨日开播,在互联网端引发热烈关注。该纪录片由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与贵州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从贵州世界级的桥梁工程入手,展现新时代中国形象,从万桥飞架看中国奋斗。

《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节目海报 

本片的摄制任务由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陈亦楠工作室主要承担。该工作室具有丰富的纪录片创制和国际传播经验。主要作品有《行进中的中国》《中国面临的挑战》《亚太战争审判》《东京审判》《二战后BC级日本战犯审判口述影像实录》以及《中国通》《创业在中国》《人民币》等,曾获得80余项海内外重要纪录片奖项。

系列作品海报

在团队负责人陈亦楠看来,《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与以往纪录片最大的不同就是从横、纵两个角度讲述贵州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谈及对贵州的初印象时,她表示,在接到任务之初,工作室的导演们对贵州的印象都相对模糊,但回溯整个拍摄过程,团队深入贵州驻扎拍摄的近三个月是走访调研的三个月,也是对贵州认知重塑的三个月。当真正完成这个项目时,纪录片中人物的使命感、责任感带给他们无限感动。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陈亦楠工作室 

对于第四集《联通世界》的导演俞洁来说,贵州的初印象是贵阳龙洞堡机场至黄岗侗寨的行驶路程给的。“全程四个多小时,一路都是在高规格的高速公路上飞驰。这样的路网感觉和上海的周边并无区别,甚至要更加通畅”,直至了解后她才知晓原来黄岗侗寨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仅仅只是五六年的时间,他们当天行驶的四个小时,在过去要颠簸一天可能都不止。

第四集《联通世界》在拍摄侗族大歌 

和俞洁导演不同,第三集《天堑通途》的金丹导演在2020年曾经来过贵州。当她今年再次踏上这片热土,贵州短短三年的发展变化和贵州人身上展现出的精神给她带来了巨大震撼。“我看到了团结村大发精神的传承、赫章县花卉养植基地的发展、毕节刺梨深加工产业的腾飞,我看到贵州的未来正在向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她感慨道。

第三集《天堑通途》于团结村拍摄中 

为节目打头阵的第一集《天工开物》将目光聚焦在那些“高精尖”技术下建设起的贵州桥梁。当集导演宣福荣直言:“贵州喀斯特地貌、溶洞和峡谷的地质条件为贵州的经济发展提出了不小的挑战,而架桥则是更好解决问题的方式”。为将这些带给贵州巨变的“功臣们”一一珍藏,他们的行程从北到南贯穿整个贵州,也看到了贵州新名片背后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一股股凝聚起来的贵州精神。

第一集《天工开物》拍摄中

对贵州人来说,“逢山开道、遇水搭桥”是建设家乡过程中家常便饭,这种自古至今就习以为常的“执拗”精神深深感染了第二集《万桥飞架》的导演朱雯佳。当期摄制组深入福泉市,跟随葛镜桥修建者葛镜的后人葛诗畅老先生追本溯源。访谈中她回忆道:“看着70多岁的葛老带着摄制团队多次上桥下桥,在崎岖的岩石路里为我们寻找合适的观桥点位;听着葛老对400年前先祖造桥的不易及独特的桥梁工艺侃侃而谈,我好像看到了贵州人自古以来就流淌在骨子里的那份‘执拗’,我想这也是他能坚持20年研究古桥的精神所在”。拍摄过程中,她还跟随摄像老师第一次登上施工中百米高的桥塔远眺北盘江。“自然赋予贵州险峻的地理环境,是挑战,也是契机,贵州人民用历代传承的不懈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去填平沟壑,方才造就了这一在中国乃至世界都独特存在的‘桥梁博物馆’,也许这就是我的采访对象所说的,‘桥是传承和跨越’。”

第二季《万桥飞架》采访著名作家叶辛

《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节目录制剧照

在伟大祖国的版图区位中,贵州本身就是一座连接祖国中西部和东西部的巨大桥梁,而境内三万多座大大小小的桥便是贵州桥梁作用的具体表现。今天的贵州已经成为我国西南陆路交通枢纽,成为我国西南地区衔接“一带一路”、衔接长江经济带和珠江—西江经济带、衔接成渝经济圈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枢纽,成为我国西部陆海新通道上的重要节点。书写在山水间的人类奇迹正孕育着新的希望,贵州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