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县:东西部协作“三强化”推进就业帮扶车间显成效
近年来,独山县充分发挥组织带动引领作用,聚焦易地搬迁群众稳岗增收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目标,通过系统谋划、精准施策,以“三个强化”全面推进就业帮扶体系建设,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带动就业新路径。截至目前,独山县已建成认定就业帮扶车间38家,提供就业岗位6000余个,形成了以制衣、箱包生产、轴承加工等为主导的产业布局。
强化协作帮扶
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建成5家就业帮扶车间,将车间资产交由安置社区管理运营,并建立起与搬迁群众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将车间运营产生的租金收益用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并以分红的形式回馈搬迁群众,切实提升搬迁群众生活质量,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积极引进贵州钧裕皮具有限公司、贵州协力科技有限公司、贵州星海制造有限公司等东部优质企业,促进帮扶车间吸纳更多群众就近就业,提高群众收入,其中,通过实行柔性管理“妈妈班”,实现了顾家上班两不误,搬迁群众月收入可达2500至6000元,形成了“东部资源+西部劳动力”的互利共赢模式。
强化政策支持
充分利用政策杠杆,激励企业和易搬群众“双向奔赴”。通过发放吸纳就业补贴,大力鼓励就业帮扶车间吸纳搬迁群众就业,并积极落实帮扶车间奖补政策,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为8家广帮车间兑现40万元协作资金奖补,3家“一县一企”成功获得州级奖补支持,13个省级就业先进帮扶车间获得相应奖励。同时,整合各类培训资源,通过“以工代训”等方式,鼓励帮扶车间开展缝纫、皮具加工等培训,帮助搬迁群众尽快适应岗位要求,实现稳定就业。目前,帮扶车间已累计吸纳500余名搬迁群众在家门口稳定就业。
强化就业服务
组建4支小分队,动态深入帮扶车间走访调研,及时掌握用工需求并推送至安置点就业服务窗口。针对未就业的搬迁劳动力,加强就业信息动态监测,通过入户走访、电话送岗等方式,积极推荐其就近到帮扶车间就业。同时,邀请缺工帮扶车间参加安置点现场招聘会,搭建企业和搬迁劳动力“供需对接平台”。2025年初,通过“春风行动”招聘活动,成功引导167名搬迁群众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