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自然资源厅联合中国农业大学专家赴天柱县白市镇地样村调研旱改水项目
近日,省自然资源厅会同中国农业大学董涛教授一行,到黔东南州天柱县白市镇地样村专题调研旱地改水田项目推进情况。
地样村旱改水项目自2022年启动前期筹备以来,历经3轮实地调研论证,于2023年3月正式动工。项目推进过程中,施工团队克服困难、“百日攻坚”多个部门同时协作,仅用两个多月时间便完成120多亩的主体工程,当年5月顺利种植晚稻,本地大力生鸡养殖,有着大量鸡粪加持,首季收益显著,为当地耕地保护与粮食生产注入新活力。
据了解,项目初期曾面临多重挑战,部分群众对旱改水政策不了解,认为改种水稻与原有玉米种植收益差异不大;部分撂荒土地已种树,改田需砍伐清理,且平整土地、抽水灌溉等环节投入较大,群众参与积极性一度不高。对此,白市镇及地样村两级干部主动靠前,通过政策宣讲、效益测算、实地动员等方式反复做群众工作,逐步打消顾虑。
为保障项目长效运营,当地明确了5年保护期,设立专项管护费用,同时协调县农业农村部门配套建设抽水泵房、储水塔等灌溉设施,有效破解灌溉难题。目前,项目地块已通过大户承包模式实现规模化经营,水稻和油菜套种,农户不仅能获得稳定的土地租金,还可通过参与务工增加收入,大户有利润,形成“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大户带动”的良性发展格局。
调研中,专家组对项目推进成效给予肯定,认为地样村旱改水项目在耕地数量保护、质量提升与效益发挥方面探索了有益经验,表示将结合调研情况进一步优化技术指导,助力项目持续发挥生态与经济效益。
通讯员:汪龙